應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邀請,澳門大學莫升萍教授、韋孟宇副教授將于2020年12月23日向我校師生開展線上講學,歡迎全校老師踴躍參加。報告具體安排如下:
時間:2020年12月23日(周三)下午14:30-15:30
講座軟件:騰訊會議(會議ID 698 736 101)
報告題目:核醫學成像技術與其在精準醫學的應用
報告人簡介:
莫升萍教授于2003年取得臺灣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影像與放射科學學士學位,2009年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畢業后,在香港中文大學擔任研究助理教授,現為澳門大學科技學院以及認知與腦科學研究中心的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核醫學物理,包括SPECT/CT、PET/CT呼吸偽影的去除、SPECT準值器設計、核素治療的體內劑量計算與人工智能與核醫學的應用,發表SCI論文超過五十篇,同時也是多本國際期刊的篇委和多個地區與國家級研究項目包括首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港澳)的主持人。莫教授是IEEE的高級會員、澳門核醫及分子影像學會的創會理事長和澳門大學生物醫學影像實驗室的主持人。2018年成為首位華人女科學家獲得北美核醫與分子影像學會頒發“Tracy Lynn Faber Memorial Award”,以表彰其對發射線斷層成像與計算機斷層成像的設備、圖像重建和分析研究等的貢獻,其科研成果于2020年獲得澳門科學技術獎勵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內容簡介:
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和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是固有的分子成像技術,它們提供了皮摩爾靈敏度來探測疾病的早期發病。新型示蹤劑、探測器技術、定量圖像重建、人工智能技術、混合型、器官特異性和全身高分辨率成像技術的發展,提高了SPECT和PET的圖像質量和定量準確性,提高了診斷和治療效果。本文將介紹SPECT和PET的基本原理,并討論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療中的運動偽影減少、準直器設計、深度學習和內劑量測定等相關研究。
時間:2020年12月23日(周三)下午15:30-16:30
講座軟件:騰訊會議(會議ID 698 736 101)
報告題目:基于電容式微機械超聲換能器(CMUT) 的傳感應用及其產業化探索
報告人簡介:
韋孟宇博士,澳門大學科技學院電機及電腦工程系副教授,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主管,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醫學集成電路研究組組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澳門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會長。 主要從事生物醫學工程及嵌入式系統研究;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項目包括「人體通信」、「光遺傳」及「電容式微超聲換能器」等,最近數年發表近百篇學術文章,其中SCIE收錄五十多篇,文章被引用超過一千五百次。
內容簡介:
CMUT是當前醫用超聲設備風口上的技術,受到廣泛關注,澳門大學早于2010開始進入相關研究領域至今。除制備了自行設計的CMUT器件外,亦開發了與之相關物理數學模型,為CMUT設計產業化提供一定的幫助。所制備的多頻器件亦已試用于光聲成像等實驗,目前正進一步探索相關工藝。相關領域的一群學生及校友正試行以CMUT技術進行創業,并拿下多項本地,省級以及全國性的創業大賽獎項,目前在選定最終落地地點。